2018.04.23

媒體報導

來思達創辦人 謝貞德分權分利 事業再攀峰

A04A00_T_01_04.jpg (151 KB)

近年來台灣企業掀起「共好」的營運思維,但在做生意這門議題上,要真正與合作夥伴共好、分權分利恐怕不容易,但LifeStyle來思達創辦人謝貞德顯然做到了!五十歲時在台經營DD堡失敗破產黯然赴美,選擇從零出發,他以10年時間打好Lifestyle品牌與供應鏈基礎,再以10年打造全球23家分公司,如今年營收達77億元,他強調,這套經營方程式可以「百年不敗」,在迎向第三個10年階段,他計劃全球擴展至50家分公司、年營收上看300億規模。

謝貞德說,全球三大家具展是德國科隆展、義大利米蘭展與美國高點展;他從美國出發當然直攻高點展,1998年是賈伯斯回歸蘋果並推出七彩的蘋果iMac,當時有家辦公椅供應商順勢推出imac電腦桌椅,因完全賣不掉求援於他,來思達模仿蘋果iMac廣告,以「I think there of Lifestyle」,成功賣掉2萬張庫存椅子;1999年iPod shuffle推出,他又趁勢推出Q-Bed床具行銷,謝貞德說,當年蘋果商品、賈伯斯都在話題浪頭上,走在法律邊緣的廣告手法讓Lifestyle這個行銷平台品牌備受爭議與矚目。

謝貞德說,真正讓來思達賺進第一桶金的,全靠2004年首賣皮沙發,當時他以波斯貓廣告賣沙發造成轟動,三天內接到20萬套大單,成為東山再起之路的轉捩點,謝貞德自豪地說,雖然20萬套訂單但最後因供應商供應不及最後出貨10萬套,但此規模比全球最大皮沙發廠NATUZZI一年產能還大,這支波斯貓廣告打響Lifestyle知名度,也開啟來思達賣皮沙發的品牌印象。

來思達至今全球供應商超過20家,有七成貢獻來自人力最便宜的中國與東南亞地區,謝貞德說,他重回江湖沒錢沒客戶,全靠這些舊識供應商賣他面子;而他從老前輩學到殺價哲學,就是不跟工廠殺價,直接說要賣多少錢,若是接受就保證銷售量,如此才能壓低成本,並以「行銷創造需求」,保證客戶能賺錢。謝貞德說,比起科技業代工毛3道4,傳統貿易業3-7%毛利,來思達20年一直維持平均毛利15%,其秘訣除了打好供應鏈平台,最重要是靠持股51%的行銷公司全力拚業績而來。

謝貞德說,51/49策略是他的神來之筆,因為他討厭麻煩,連董事長都不想做,16年來沒用過電腦、不用手機,各公司負責人也不會接到他的電話,最重要是賺錢利潤分配~分公司拿80、來思達配20%,就人性法則來說,分公司拚愈多賺愈大,而事實上股本第一年就可以賺回去,還可支高額薪水,在全球23家控股子公司與分公司當中,去年有人拿了8,300萬台幣;謝貞德笑說,因為來思達總經理拿太高薪,申請上市時還被證交所扣評等2分。

謝貞德說,台灣企業界多數對合作夥伴或員工都是先take再give,但美國人是反過來先give再take,謝貞德在全球23家控股公司合作夥伴有17位是外國人、只有一位是台灣人,這些合作夥伴幫他拚出世界版圖,讓來思達從十年前的2億業績衝至去年77億元。他強調,確實業界有人一直在模仿他的行銷平台,但至今沒有成功,他認為,來思達讓合作夥伴在人性驅動下成為命運共同體,自發性拚命衝刺業績是另一個重要關鍵,而這個成功模式中,「捨得給」正是其中的通關密語。